隐私,关于隐私的所有信息
-
FCC: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涉嫌侵犯用户数据隐私 或受2.08亿美元罚款
据外媒报道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一方面正计划通过频谱拍卖向美国国库注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,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对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处
-
谨记!大数据使VPN成为强大的隐私工具的5种方式
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数据已经使VPN成为强大的隐私工具。而即使到现在,这种情况仍在持续。在线隐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令人关注。调研机构P
-
加强征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征信二代系统上线升级
注意了!买房的人最关心的大事:二代个人征信系统很快要来了!就在前两天,央行在刚刚结束的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,今年将稳步推进征信二代系统
-
大数据防疫固然重要 个人隐私保护必不可少
近日,中央网信办发布《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,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要求:为疫情防控、疾病防
-
支付巨头收集快递信息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权?律师:违反必要性原则
一家支付巨头收集‘我的快递’、话费信息,是否侵犯了我的个人隐私?日前,深圳市民熊先生向记者报料,称支付巨头在没有经过其本
-
“悬赏广告”泄露个人信息 用户隐私权不应侵犯
5月10日,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发生后,滴滴公司悬赏百万元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线索,寻找嫌疑司机,这种行为被有的网络媒体
-
首份线下刷脸支付自律公约出炉 三道防线 加固隐私保护
随着越来越多玩家入局,仍处探索阶段的刷脸支付也迎来进一步规范。1月21日,业内首个线下刷脸支付自律公约出炉,在安全管理、终端管理、风
-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:2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
1月13日,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在监测中发现,24款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。其中,不乏知名企业的移动应用,如飞常准、民生银行
-
智能音箱隐私安全存在漏洞 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缺乏监控
你听智能音箱 它也在监听你?3500万家庭拥有智能音箱 隐私安全存在漏洞小度,小度,今天气温几度?今天的天气温度是零下3度至6度。每天,当
-
不要见码就扫,注意保护个人隐私
春节临近,又到了囤年货、订年夜饭、安排出行的消费高峰。中消协昨天发出2020春节消费提示,特别强调,不要见码就扫,注意保护个人隐私,别
-
朋友圈开骂“讨债”被判道歉还得赔钱?法院:侵犯原告隐私权和名誉权
好心借钱给同事,到了还钱时却起了纠纷,罗女士一气之下连续多天发朋友圈声讨同事,结果却被同事告上了法庭。近日,广州互联网法院对该案作
-
一款APP要获取14项个人信息?APP隐私安全边界在哪?
一款金融类APP要获取14项个人信息,涉及多项敏感内容,人们不禁质疑APP刺探隐私的手伸得太长使用银行APP,为何要告知性取向使用银行APP还需
-
AI换脸引发争议,用户隐私安全生命线能否守住?
使用AI技术,用户只需提供一张正面人脸照片上传到该软件,就可以把选定视频中的明星面部替换掉,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——一款新推出
-
探针盒子“盗号”被曝光后仍在售 律师表示涉嫌侵犯隐私
探针盒子盗号 被曝光后仍在售能获取联网用户电话信息 平台方称将审核涉事商品 律师认为涉嫌侵犯他人隐私今年央视3·15晚会曝光了一种WiF
-
对个人隐私不敏感?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说不!
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晓洁、王君璐、舒静曾引起广泛关注的隐私与效率之争,正逐渐形成共识: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企业对公民隐私保护更加重视。
-
网站植入抓取代码 窃取手机访客隐私网上售卖(图)
网站植入抓取代码窃取手机访客隐私,网上售卖抓取技术形成网络黑产;记者亲测4个手机号被抓取2个记者用手机访问了测试网站,手机号立即被系
-
直播侵犯个人隐私权 我们有权对“被直播”说“不”
当直播越来越火,个人隐私权也频频遭受侵犯。截至2018年12月,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 97亿。在这个被称为全民直播的时代,人人不仅有麦克风,
-
趁学生上课抽查寝室被指侵犯隐私 学校:为抽查效果
趁学生上课抽查寝室被质疑侵犯隐私,安徽医专:是为抽查效果4月16日,有学生在微博上,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(下文简称安徽医专)安保人员与
-
App的爱与恨:近七成用户遭遇App过度获取隐私权限
最近,关于外卖App可能偷听用户的猜测引起许多关注和讨论。相关企业很快否认,强调监听用户日常对话并做信息分析是一种无端猜测,并没有相
-
“吃鸡神助攻”等APP可能恶意扣费 造成用户隐私泄露
吃鸡神助攻等APP可能恶意扣费本报讯(记者 温婧)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在净网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,九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